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教 财经 文旅 特色 图片 视频 地区

景观

频道栏目: 文化 活动 旅游 景观

西宁古八景之一石峡清风

时间:2018-01-12 22:08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祥奎 浏览:
摘要:石峡清风是西宁古八景之一。这个名字,干净、透亮,富有诗意。它所在的古城西宁,湟流一带绕长川,河上垂柳拂翠烟,景色永远是清新秀丽的,天空也常常是澄澈明爽的。 古城总要有历史。这座城池的兴造可以追溯到商周秦汉时期。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

  石峡清风是西宁古八景之一。这个名字,干净、透亮,富有诗意。它所在的古城西宁,“湟流一带绕长川,河上垂柳拂翠烟”,景色永远是清新秀丽的,天空也常常是澄澈明爽的。

  古城总要有历史。这座城池的兴造可以追溯到商周秦汉时期。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将军在此设西平亭;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设西海郡;直至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军进入青唐城,改称西宁州(取名西方安宁之意)。

  石峡,汉代又称隍峡,即赵充国屯田金城,治湟峡以西之地。唐时又称漆峡,且修有阁道。对此,《水经注》中有“湟水自东亭,东出漆峡山”的文字记载。宋时为绥远关,始俗称小峡,并修筑绥远关,用来控制要害地段,防止西夏和唃厮啰跃出河湟谷地侵扰边境。清德宗光绪三年(1877年),钦差青海办事大臣豫师下令在这里修筑南北两关,建成后,左宗棠做碑文以记之:南关曰武定关,志兵威也;北关曰德安关,饬吏治也。并著《西宁小峡新筑南北两关记》来描绘小峡的雄浑和险峻。清代诗人张思宪也曾写诗曰:石峡新开武定关,东西流水南北山。行人莫道征尘污,两袖清风自在还。

石峡秋景。

  石峡一侧马营台对面的东南方向不远处,有一道叫黑虎旗的山梁横在面前。黑虎旗,以前形状酷似一面旗子,现在因为山体被损坏,已经看不出旗形。但至今还留有旧时的战壕。据已故青海地方史学研究者邓靖声先生考证,约为明清时所筑。

  凝望石峡,感受徐徐清风,不由引发了笔者的一丝怀古幽情:石峡熔铸着诗情与战火,雄浑与险峻,它雄踞于古丝绸之路,在它脚下,那是日夜奔流的滔滔湟水,讲述着曾经的荣辱兴衰……

  关于石峡,世人在它身上演绎出一个最瑰丽而最有温度的传说:古时,石峡口人民苦于风灾,祈盼有一位风神控制它,以便百姓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于是乎,人们便在风神洞前修建了风神庙,俗称“风婆婆洞”;清时,朝廷每年都派员到此祭拜,以祈免大风。

  据载,风神庙被毁于同治三年,光绪三年,西宁知府邓承伟又筹措银两,仍于旧基修筑厚五尺,顶二尺,高二丈五的墙体,建大殿、东西厢房各三间,屏风门及山门各一座,且立有风神坛石碑一块。

  对风神坛,《西宁府续志·祠祀志·坛遗》就有载,足见当时人们对风神庙的重视程度。据载,左宗棠当年远征边疆,路过小峡口风神庙时,提笔撰写了一副对联:律协静条鸣,试看豹架螭骖,作雨成霖都承清景;化行知草偃,听罢胡笳羌笛,阜财解愠更谱虞琴……

  在那个时代,有很多像张思宪、朱向芳一样的诗人,在河湟谷地来来去去。他们带着一双锐眼、一腔诗情,与大地接亲,写出一行行诗句,让世人吟唱。

  穿越石峡的险要地段东行,便是当年赵充国屯田沃野平畴。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石峡清风这块沃土,还真与“龙”有关联:龙王滩、龙王泉、龙王庙……

  尤其是那三十里铺的龙王泉,总以一种神秘而令世人津津乐道——

  从前,村里一黑姓人家,养了一匹老马,老马生了一匹小马驹。小马驹十分俊美,生性活泼,人见人爱,黑姓人准备把它敬献给皇帝。谁知皇帝想看小马驹时,它却跑到西海去洗澡。黑姓人骑虎难下,最终碰死在金殿之上。没想到不久后小马驹跑了回来,皇帝见小马驹果然是少见的骏马,便追封黑姓人为西海龙王,并让西宁镇王总兵将龙王和圣旨带回地方。这王总兵也是小峡乡王家庄人氏,黑龙王为感谢王总兵,便托梦给他,说要留给他十石水地,使其不受水旱灾害,让他和当地乡亲们过平安日子。王总兵醒来,颇觉奇异,到村北一看,只见湟水河北拐东流,留出了大片肥沃土地。他把土地分给乡亲们耕种,不多不少刚好播种十石籽种,应了梦中之托。人们便把此处称为龙王滩,此后这里年年五谷丰登,岁岁旱涝保收。村民感念黑龙王之恩,于是修了庙宇祭奉黑龙王。

  神话传说固然是人们的美好想象,但石峡形势之险却不虚为天工所造。每临风览胜,但见石峰对峙,河水中穿,两山如门,长河如带,悬崖陡壁,浑然一体。崖畔依山傍道,山径狭窄,只能逾次而入,短兵相接,做“穴中之斗”。因此,就有“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之气势,遂成古城西宁屏障。

  而今,左宗棠铭文峡壁已不存,但左氏以寥寥数语勾画出了石峡天险之胜,道出了兵家所虑。

  闻说石峡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湟水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20世纪20年代初,陇上名士周子扬经过石峡时,见到“两岸有关,北完南圮,岂乙未再变时所毁耶?”而有感而发,可惜九年后,这里不要说武定关痕迹无存,就连德安关也灰飞烟灭了。

  虽如此,走进石峡,感受凝固在峡谷两侧山崖上的沧桑岁月,感受石峡清风的雄姿逸态,更多体味到的是石峡带来的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走进每一个峡谷,两岸连山,重岩叠嶂,尤其是走进石峡清风,它所汇聚的张力一时间让过往行人难以寻到一些恰如其分的词汇来形容。

  如今的石峡,险关已变通途,六角亭、景墙、假山轩榭等小品组成的石峡清风景区,更显历史文化内涵,成为省内外游客欣赏自然风光、游憩休闲娱乐的人文生态景区。

  每至周末,笔者常借落日残红,独上石峡清风观景楼,看葱茏春色,看远山白雪。此时,西宁古城的景色已不再是古人所说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青海城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眼前风物,较之“石峡清风”,无疑是大大丰富和充实多了。

  清风阁楼亭下,湟水如衣袂飘飘的仙女,自海晏包呼图北面的洪呼日尼哈款款而来,拂袖间,留给人一河清凉,一汪满满的眷恋。

  在河中央,偶见几块石头从流水中散乱地半露出来,河水悄默地流过去,翻出几道白色波影,两岸及近旁,树木葱郁,翠草盈盈。

  站在石峡对面峰顶,但见峡谷山峦对峙,幽深静谧,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卷,一页页深深凹陷的折痕,在山峰间格外显眼。

  湟水河在峡谷中激越蜿蜒地流泻,无论是夏季痛快淋漓的飞驰,还是在冬日被冰雪封冻的河道里汩汩流淌,都与世无争地与石峡两侧的山花、百草、树木同枯同荣,春来秋去,永不停息。109国道、兰西高铁、高速公路、青藏铁路依山傍水在山涧谷地,盘旋迂回的九曲回肠,更被人们誉为“西宁东大门”。

  湟水流经峡谷处,波涛汹涌。在峡谷水力发电站地段,河水如滚滚惊雷,发出奇异响声。近年来,随着石峡清风主题公园和湿地公园相继建成,使得这里异景接踵,游人如织。

  峡谷西口,建有一湖,名曰“宁湖景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宁湖与石峡浑然一体,两者交相辉映,互为衬托,形成了石峡清风宏大、幽深的山水水墨画。春夏,只见湖水清冽,平静处山色倒影,鱼鸭游弋,鸟雀喳喳,鸥鹭浅翔;冬日,宁湖更有着“冰封湖面生气开,绿去湖滨野鸭回”的寒峭之美。

  置身这般景致,秀丽、险要、巍峨、禅境,皆在眼前,也皆在人心中。

  每每走进清风石峡,“文化是灵魂”的感悟潜上心头。正如哲人所言:世间存在一种建筑之上的建筑,营造之术外,别有沉实的岁月负载。清风石峡就是这样一处地方,虽风神庙、南北两关等建筑荡然无存,但仍有可忆之事、可怀之人。正如梁思成所说: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

  清风石峡旧时风采不在,但其诗意和画意之外的那种“建筑意味”,使得石峡更值得让世人观瞻。

责任编辑:金石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教 | 财经 | 文旅 | 特色 | 图片 | 视频 |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