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教 财经 文旅 特色 图片 视频 地区

科技

频道栏目: 科技 教育 校园 创业

青海:科技“三级平台”搭起农技推广大舞台

时间:2020-03-18 23:17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玉娟 浏览:
摘要:农牧业发展,科技当先。细数我省农牧事业取得的每一个辉煌、迈上的每一个台阶,科技都如影随形,科学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已成为推动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岁末年初,农业农村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结果正式公布,我省共26个项目和个人获奖,硕果累累。青海省燕

  农牧业发展,科技当先。细数我省农牧事业取得的每一个辉煌、迈上的每一个台阶,科技都如影随形,科学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已成为推动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岁末年初,农业农村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结果正式公布,我省共26个项目和个人获奖,硕果累累。“青海省燕麦饲草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与推广”和“青海高原奶牛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及配套技术示范与推广”两个项目入选一等奖;由全省十大产业科技创新平台联合申报的“青海省农牧业科技‘三级平台’推广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荣膺“合作奖”榜单,打破了我省该奖项多年来的空缺。

蔬菜产业平台举办露地蔬菜新品种观摩会。

  牛平台专家开展牦牛体外寄生虫病和衣原体病调查。本版照片由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提供。

  (一)

  “原来我们村种植青稞都是用老品种,亩产也就三四百斤。2017年,农林科学院吴昆仑老师和他的专家团队来村里指导,我们种了400亩(1亩≈0.0667公顷)青稞豌豆混播高效栽培示范田,还种了760亩高产青稞品种‘昆仑15号’,亩产提高了差不多三成。因为种植效益好,还可以为牛羊养殖提供饲料保障,这两年我们又扩大了种植规模。为了表达感谢,我们村特意制作了一块‘推千亩良种,促产业扶贫’的牌匾,送给了专家们。”

  王全财是祁连县扎麻什乡夏塘村党支部书记,说起专家团队给予夏塘村种植技术方面的带动指导,难掩感激之情。

  他口中的吴昆仑是我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青稞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所在的麦类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则是我省十大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之一。这个平台自成立以来,在青稞育种技术与新品种培育、青稞绿色生产及深加工技术研制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平台的专家们主持选育的粮草兼用型青稞新品种“昆仑14号”,成为我省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青稞品种;高产型品种“昆仑15号”,以亩产621公斤创青海省青稞单产最高记录;黑青稞“昆仑17号”,成为我省育成的第一个黑青稞加工专用品种。

  “与农技推广体系对接,结合农民的需要推广,平台将培育的新品种和熟化的新技术,推广到农业生产当中,大大提升了科技转化的效率。看新技术是否有价值,关键就是要看给农牧民带来了多少效益。”吴昆仑认为。

  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有效解决了基层农技推广的技术来源问题,让各项产业实用技术迅速落地,对示范基地和合作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农牧民实实在在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

  海北藏族自治州农科所高级农艺师马长寿告诉记者,“2019年,在省级平台的技术支持下,依托项目,海北州农科所选择‘北青6号’‘北青8号’‘昆仑14号’等适应性好、抗性强、丰产的青稞品种,在海北区域建设完成三圃田300亩,青稞良种繁育基地8645亩,坚持良种良法配套,科学种植,各项目区田间产量喜人,特别是昆仑14号,经过实收测产验收,每亩产量达到了487.65公斤,比海北地区历史最高纪录每亩350公斤高出130多公斤。”

  据了解,目前,昆仑14号、昆仑15号年种植面积达到57万亩,占全省青稞播种面积的53%。昆仑14号除在我省大面积种植外,还被推广到甘南、甘孜、阿坝等周边藏区和新疆等地,成为我省推广范围最大的青稞品种。

  为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的发展,我省将油菜、马铃薯、高原冷凉蔬菜、青稞、小麦等麦类,牛、羊、饲草、生猪、冷水养殖确立为青海省十大农牧业特色产业。从2012年开始,围绕十大农牧业产业科技需求,我省积极构建农牧业科技服务“三级平台”,推进农科教产学研深度合作,探索出了一套符合产业特点的农技推广体系,为十大产业形成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

  马铃薯是贫困山区群众的主要口粮和收入来源,提高马铃薯产量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作用下,我省不断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

  被称为“马铃薯之乡”的乐都区峰堆乡地处湟水谷地南侧,耕地面积80%为山地,马铃薯种植成了峰堆乡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

  近年,峰堆乡结合地域优势确定了以种薯品牌化为主的种植战略,种植出来的马铃薯由合作社集中收购。

  “我们乡种植的‘青薯9号’马铃薯,亩产平均达到了3000公斤左右,和普通的小麦、油菜籽相比,增收效果明显,比其他马铃薯品种增产一到两倍。”乡党委书记李玮说。

  “这种红皮‘青薯9号’,抗旱、抗病,还高产,淀粉含量高,市场上人都喜欢。现在我们合作社的马铃薯已经销往全国各地。”上帐房一村的合瑞顺洋芋良种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郭占福很开心。

  “青薯9号”是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副院长、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王舰主导培育成功的新品种,也是农业部在全国推广的品种之一。

  作为国内知名马铃薯专家,王舰带领团队在实现马铃薯产业化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研发和适应新品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育种到繁殖,从实验室到农田,从新品种的推广到如今“红遍”全国,“青薯9号”已在四川、云南、贵州、宁夏、甘肃等十多个省市得到授权经营。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而农牧业科技推广创新三级平台通过“引进、熟化、集成、研究攻关、会诊、收集、示范、调查研究”8种方法,形成“技术库”,从中遴选形成各产业省级主推技术和主推品种名录。各产业平台与企业及其他科研团队积极合作交流研发培育开发了一批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据了解,10大平台共研发了新技术47项。培育25个新品种(品系),开发新产品125个。

  据了解,由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的三级平台,将我省主要5家涉农科研及推广单位作为基础依托,全部纳入三级平台体系,统筹成立了跨部门、跨单位、跨专业合作的省级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并将41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县级农技推广队伍扩充转型为三级平台中的县级推广平台,将原有示范户和辐射户也同步转型为三级平台的应用平台。

  如今,三级平台共聚集省县农牧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102家,省县级专家621名,功能室52个,技术推广员2887名,企业41家,示范基地61个,示范户1.2万户、辐射户10万户共同参与到平台合作中。

  “通过平台推进的农科教产学研,省县户多元参与多方位合作,有效整合了人才、技术等核心要素,串联了研发、转化、推广、应用的各关键环节,改变了‘科技’‘推广’两张皮、省县各管一摊,技术研发转化推广路径不畅的局面,创建了农牧业科技推广整体通道。”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祁祖寿认为。

  依托科技推广创新产业平台,我省先后培育出了十多个“青杂”系列双低杂交油菜品种,每年在全国春油菜区年推广面积达26.67万公顷左右,占春油菜区杂交油菜种植面积的85%以上,各地农民依托“青杂”系列油菜品种,共增收80亿元以上。

  “油菜平台培育的青杂9号、青杂12号杂交油菜品种,除了在我省大面积使用之外,被广泛推广到甘肃、内蒙古、新疆等春油菜区,青杂5号在蒙古国大面积推广种植,比当地品种产量提高20%以上。青杂7号、青杂5号曾连续5年成为全国春油菜主导品种;青杂10号是唯一一个南方三熟制种植区早熟国申品种,也是目前该区域的对照品种。”省级油菜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专家、规模化制种功能室主任唐国永介绍。

  更令人高兴的是,依托青海大学农林科院油菜研究所,油菜产业平台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利用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配套,培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油菜品种青杂15号。该品种于2017年-2018年参加我国春油菜品种试验,两年产量均排名第一,平均亩产246.47公斤。比对照品种青杂5号平均增产9.73%,是十多年来我国春油菜区域试验中唯一一个比对照组增产5%以上的品种。

  (三)

  “平台这些年的技术推广很多,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牦牛补饲。虽然现在这项技术已经在全省推广开来,但当初推广时的艰辛还是记忆犹新,毕竟让牧民接受并改变多年的生产方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为了新技术的推广,为了育出更好的牦牛品种,我们的科研工作者始终毫不懈怠地工作着。”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院长、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首席专家刘书杰感慨。

  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和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提出的“牦牛适度补饲、牦牛高效繁殖和牦牛寄生虫病防治”3项技术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目录,已在全国牦牛产区推广应用。牦牛生产和繁殖效率每年提高37%以上,牧民收入显着增加。牦牛肉和牦牛奶营养特性的研究不断引入新产品,产业链不断延伸。

  “平台以青海高原牦牛、大通牦牛、中国荷斯坦奶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为主导品种,从肉、奶、绒三个方面大力开展牛产业技术推广、示范、研发、引进、转化。建有18个县级推广平台,县级平台有产业专家58名,技术推广员772名。应用平台的示范主体4061个,包括示范户3296户,示范基地25处,辐射31513户以上。”刘书杰介绍。

  随着科技推广力度加大,我省在高效养殖、野牦牛驯化利用、牦牛复壮、牦牛犊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其中,牦牛一年一胎在试验区已达到75%以上。当前,全省牧区依托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和良种牦牛繁育场,通过本品种选育,提升牦牛群体质量和个体生产性能,提高母畜比例和养殖比例,拓宽牧民的收入渠道。

  作为我省唯一的地方猪种,互助八眉猪作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占据着全省猪肉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但随着各种因素制约,很快失去了原有的市场优势。

  “如何让产业发展走出困局,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我们产业平台示范基地青海中厚农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平台的技术支持下,延长了八眉猪的生产链条,开发‘小鲜肉’、‘拦嘴肉’、腊肉、腊肠等产品,在西宁各大超市出售;生鲜产品除在省内销售外,部分销售到江苏无锡等地。特别是互助八眉猪系列的‘小鲜肉’和‘拦嘴肉’两个产品2017年获奖后,产品销量大增。平台示范基地乐都区容生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生产的藏香猪冷鲜肉远销四川、北京等省市。”国家生猪产业联盟副理事长、生猪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首席专家周继平介绍。

  立足我省养猪生产实际,生猪产业平台围绕青海八眉猪和藏香猪进行了大量科研和示范推广工作。

  “上衔国家体系、下接农民群众、特色明显、推广路径简洁,推广模式成型具有很高的推广、借鉴、可复制性。”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功能室专家杨公社评价。

  “三级平台”推广模式创新与实践”荣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合作奖”榜单,作为平台的主要设计者和第一完成人的省畜牧总站罗增海教授入选全国10名代表进京领奖,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奖项的获得,凝聚着全省农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汗水,饱含着创新、智慧和心血。合作奖是丰收奖中含金量最高的奖项,奖项的获得标志着我省以‘三级平台’为框架的农牧业科技推广机制和全省农技推广体系的工作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和全国同行的高度认可。”站在领奖台上的罗增海心潮澎湃。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对三级平台模式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青海的做法在全国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当中是一个亮点,并指出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台建设不仅是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服务的综合型平台,更是理念、制度、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平台。青海的做法在全国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当中是一个亮点。

  “这次丰收奖我们喜获‘丰收’,令人振奋。三级平台推广模式获‘合作奖’,得到全国认同,是农业农村厅近年来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农业农村部关于农业科技一系列正确方针的结果,也是全省上下农牧科技界协同作战,奋力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对鼓舞全省农牧科技界士气,激发广大农牧科技推广人员工作热情将起到积极作用,也将为我们加快推进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和‘一优两高’战略落实产生积极影响。”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玉虎表示。

责任编辑:金石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教 | 财经 | 文旅 | 特色 | 图片 | 视频 | 地区